来 源: |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 号: | 达市府发〔2024〕11号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达州东部经开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单位):
现将《达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达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5日
达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既利长远又管当前、既利投资又促消费、既利企业又惠民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24〕10号)具体要求,结合达州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要求,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的原则,聚焦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智改数转”等重点工作,结合全市“3+3+N”现代产业体系,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促进制造业发展壮大,推动更多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促进减污降碳增效协同推进,扩大有潜能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7年底,全市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50%,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基本建立。
二、突出重点领域,实施设备更新行动
(一)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聚焦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纺织、矿产资源开发等传统重点行业,全面摸排设备更新需求,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环保设备等重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严格落实排放、能耗、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强化综合执法、节能监察、安全诊断,加大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备改造、节能设备和安全设备推广力度,依法依规淘汰老旧化工装置等重点领域落后设备。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强化高温高危、有限空间作业等岗位“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机器人替人”。重点推动工业锅炉、电机、变压器等设备达到二级及以上能效水平,推动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设施设备升级,推动企业超低排放设施设备,加大工业冷却循环系统、废水处理回用等系统设备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力度。聚焦化工、医药、电子、重要工业品、食品、特种设备等行业,加快设计验证、测试验证、工艺验证等中试验证和检验检测环节设备更新。(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能源产业发展局等。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各项任务均需各地贯彻落实,不再单独列出)
培育推广赋智赋能新模式。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省级园区实施整体数字化改造,加大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大模型、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应用与普及力度,推动企业围绕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展生产工艺换代和先进设备更新。以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打造一批市级以上“智改数转”标杆项目。推动新能源与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上的运用,积极探索氢能炼钢、氢燃料电池机车等技术替代创新示范应用。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5G)、高速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广泛覆盖,加快建设高性能智算中心和算力调度平台。(市经信局、市数据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市应急局、市能源产业发展局等)
推动设备供需精准对接。搭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服务机制、供需平台,借助社会组织、专家智库等机构专业能力开展技改综合诊断和指导服务,建立设备更新需求清单和优质产品供给清单。围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需求,依法依规精准对接引进一批优质设备和消费品供应企业。(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市能源产业发展局、市经济合作外事局等)
(二)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
推进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推进自来水厂及居民小区二次供水(加压调蓄)设施设备和老旧管道升级改造。加强城市(含县城)地下管网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有序推进城市燃气老化管网更新改造。摸清全市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更新需求,加快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标准化更新建设。开展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绿色低碳智能化改造,加大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与泵站、生活垃圾收转运设备、可回收物分拣设备等更新力度。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加快重点公共区域和道路老旧视频监控设备更新升级。到2027年,改建城市(县城)供排水、燃气等管道1000公里以上,改造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老旧破损管网79公里、更新改造45个污水处理厂有关设施设备。(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等)
推进老旧电梯等既有建筑设备更新改造。全面开展城镇既有建筑摸底调查,建立城市级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数据库和项目储备库,有序推进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结合群众意愿和可安装条件,因地制宜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对投入使用年限长、运行故障率高的住宅电梯实施安全评估,加快更新(含改造、大修)不符合现行产品标准、安全风险高的老旧住宅电梯,到2027年,至少完成加装更新(含改造、大修)住宅电梯1652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城管执法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
推进建筑施工设备更新。引导行业企业按标准更新淘汰使用时间超过10年、高污染、高能耗、老化磨损严重、技术落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鼓励购置新能源、新技术工程机械装备和智能升降机、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等)
(三)支持交通运输设施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
推进道路运输设备转型。在交通运输领域积极落实“电动四川”行动,支持全市(除特殊地区外)新增和更新城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优先采用新能源汽车,鼓励中小型营运客车更新为新能源汽车,推动重型卡车电动化和氢能更替,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推动道路运输领域安全设备更新,鼓励道路货物运输站(场)更新新能源设施设备。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支持全市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及配套设施,加快物流园区立体仓储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装卸搬运、调度指挥等设施智能化水平。(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能源产业发展局、市国资委等)
提升铁路系统电气化水平。有序推进既有铁路线路电气化改造、既有客货站绿色改造、机车车辆更新换代,提升电力机车承运比重,推进高耗能高排放机车新能源化提升替换,降低内燃机车排放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工矿企业、港口、物流园区等铁路专用线改造。(市发展改革委、达州车务段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动船舶安全绿色发展。依托“电动四川”“平安渡运”“绿航行动”等专项行动,推动全市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加快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支持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发展,鼓励使用液化天然气、电池等动力形式。(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
支持老旧农业机械升级。在持续贯彻实施国家、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基础上,结合推动达州丘区农机装备产业园发展,依法依规制定个性化的地方补贴政策。合理布局报废网点,优化办理流程,加强回收利用全过程监管,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升级换代,培育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大老旧农机淘汰力度,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大力推广适应丘陵山区的小型化、智能化、轻便化、多功能农机装备,推进农机装备集成配套,引导农民购置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以“五良”(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融合为牵引,推动丘陵山区突破发展,推广应用适应丘陵山区的绿色高效农机装备,促进全市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支持绿色智慧粮仓建设,推广粮食“四散化”(散储、散运、散装、散卸)接发、低温储粮、信息化设施设备,提升仓储管理智能化水平。(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等)
(四)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设施水平。
提升教育科研设备水平。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实习实训和科研技术设备,并在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大型教学科研基地中,有序推进设备更新换代。实施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更新和升级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通用技术等学科实验仪器设备,提升科学教学水平;更新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学设施设备,提升美育体育水平。推动各地中小学校(含中职学校、技工院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更新,积极推进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和实践场所等数字化建设,提升数字校园建设水平。推动各地中小学校照明设备升级更新,提升学生近视防护能力。推动各地中小学校宿舍床、洗浴、取暖、饮水等设备更新升级,提升学生寄宿条件。推动各地幼儿园教具、玩具更新升级,提升保育教育水平。(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国资委等)
提升文旅设备水平。精准对接文旅市场主体,以“清单化”模式推进观光游览设备、游乐设备、演艺设备、高新电影设备、安全设备等文旅设备更新提升。积极推进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科技馆、剧场剧院、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考古遗址公园、非遗传承体验基地等文物保护及公共文体服务设施升级。推进文旅数字化、智慧化技术场景开发和推广应用及智慧文旅设备更新,加快建成一批智慧景区。推动超高清产业链优化升级,支持电视机、投影机、机顶盒以及高清超高清制播传输设备和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等设备替代更新。推动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等保护管理监测设备更新。(市文体旅游局,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市科协等)
提升医疗设备设施水平。加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坚持资源共享与阶梯配置,分层次有计划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推动各级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设施更新换代和配置,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推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信息化升级改造,加快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建设,提高智慧医疗水平。(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中医药局等)
三、聚焦主要产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一)开展汽车以旧换新。
加大汽车以旧换新支持力度。进一步破除汽车流通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制定实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措施,联动汽车生产企业、新车二手车销售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积极组织在达州的汽车生产和销售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品牌推广活动,激发汽车市场消费活力。(市商务局,市经信局等)
依法依规淘汰老旧汽车。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鼓励构建汽车从生产到回收拆解的全生命周期信息交互系统,加快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采取科学划定限行区域、强化路检路查、定期排放检验方式,加快淘汰老旧车辆。通过简化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提高老旧车报废注销业务便利化水平。(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
畅通家电更新消费链条。统筹用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资金,引导企业以县域为重点,改造提升家电销售、服务网点。支持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开设线上线下家电以旧换新专区,推动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加快培育家电售后服务领跑企业,提升家电售后服务水平,完善家电售后服务标准体系。支持电商平台依托大数据、物流等优势和丰富经验,提供“拆旧装新一体化”全链条服务。(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合作社等)
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鼓励各地、各企业对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给予补贴或优惠。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加大对农村地区绿色智能家电产品供应。培育城市消费新场景,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绿色商场创建,扩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提升消费体验。(市商务局)
(三)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
通过政府发放消费券、企业打折让利等方式,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适老化”改造。积极推进建筑室内装修装配化,大力推广应用竹制家具、竹地板等“以竹代塑”产品,鼓励企业打造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开展线上推广和引流,推动家装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支持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用于购买、建造、翻建、装修、大修自住住房。持续实施家装消费品换新促销活动,提供更多高品质、个性化、定制化家居产品,满足居民换新家居、改造装修的需求。(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抓住关键环节,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
(一)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
创新废旧产品设备回收模式。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引导耐用消费品生产、销售企业充分利用配送、安装、维修等渠道发展逆向物流或与专业回收企业合作,实现上门“送新”、返程“收旧”。推广回收车辆“定点、定时”进社区的“以车代库”回收模式,鼓励运用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媒介,构建线上线下预约、上门回收、绿色兑换、以旧换新、定制回收等多元化回收场景。强化市本级公物仓定点储存、统一配置、统筹调剂、集中处置等功能,探索公物仓跨区域跨层级共享共用新模式。(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城管执法局、市供销合作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主体。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回收站点为基础、分拣中心或集散市场为支撑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支持布局建设综合型、专业型绿色分拣中心,探索建设跨省际绿色分拣中心,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支持各类主体联合打造再生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提供再生资源在线交易、分级分类、加工、仓储、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方案。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鼓励依法采取自建、租赁、合作等方式,拓展多元回收渠道。(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城管执法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供销合作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
支持二手商品便利交易。持续推进二手车登记服务站建设,严格落实便利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各项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二手车出口资质,做好二手车出口备案审核,扩大二手车出口规模。支持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二手交易、翻新维修等业务,加强计算机类、通讯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二手交易信息安全监管,防范用户信息泄露及恶意恢复。(市商务局,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人行达州市分行、达州海关等)
培育二手商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结合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科学布局和引导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支持汽车、家具、家电、电器电子产品、农业机械等二手商品交易。鼓励二手车交易市场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健全和完善二手车交易全流程服务体系。推动二手商品线上交易平台完善交易诚信体系,加强交易平台、销售者、消费者、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共享,规范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供销合作社、市市场监管局、人行达州市分行等)
(三)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
有序推进再制造利用。鼓励对具备条件的废旧生产设备实施再制造,再制造产品设备质量特性和安全环保性能应不低于原型新品。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传统设备再制造。开展再制造技术研发,加大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再制造产业发展竞争力。(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
打造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群。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持续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引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与加工利用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合理延伸,支持现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绿色化、机械化、智能化提质改造。(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市供销合作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强化政策、标准、技术、溯源等支撑,推动废旧资源加工利用集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提升资源再生利用水平。重点推动废塑料、废玻璃、废旧纺织品等低价值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积极有序发展以废弃油脂、非粮生物质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液体燃料,依法规划建设一批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利用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特色园区。持续提升废有色金属利用技术水平,开展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攻关。科学有序开展资源再生利用与产品碳足迹管理等工作衔接协调。(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能源产业发展局、市国资委、达州海关等)
五、加强标准引领,实施标准提升行动
(一)积极参与标准制定。鼓励全市企事业单位,围绕无人机、北斗导航、信息技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家居用品等产业,参与相关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以标准“走出去”带动达州装备、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消防救援支队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快配套完善地方标准。围绕全市“3+3+N”现代产业集群,在一、二、三产业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领域依法制定一批高质量地方标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需要。(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达州海关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力推进标准落地落实。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强化各类标准的宣讲推介,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活动中推广应用先进标准。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加强质量监督和执法,依法查处违反强制性标准行为。推广运用工业产品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评价认证,严格落实能效、排放、质量、安全等领域强制性标准。(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城管执法局、达州海关等)
六、强化政策保障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工业、农业、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医疗、教育、文旅等领域专项资金,优化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相关重点领域设备更新。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为重点方向,依法对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过程中发生的设备购置费用给予补贴。持续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支持申报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省级试点。落实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实施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依法对主导制订、修订高水平能耗、排放、技术等相关标准项目予以支持。推动实施财金互动政策,引导撬动各类资本加大投入。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政资金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体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城管执法局等)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精准高效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依法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政策,按国家统一部署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纳入优惠范围。推广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做法。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发票开具、纳税申报做好全方位宣传辅导。(市财政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金融服务支撑。用好再贷款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推动金融机构有效对接制造业企业,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对接碳金融、环保金融等项目库,依法加强对绿色智能家电生产、服务和消费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期限、信贷额度。(人行达州市分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达州监管分局等)
(四)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资源回收利用设施用能和用地保障。对不新增土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实行承诺制审批,简化前期审批手续。在符合详细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企业在现有工业用地上新建、扩建生产性用房,提高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环卫设施等公用设施用地需求,合理布局环卫设施等公用设施用地。(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聚焦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等技术创新需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关键技术装备科技攻关,推进超精密数控车床、高端电子测试仪器、科学实验仪器等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抓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应用,推动重大技术装备迭代更新。进一步完善优势主导产业标志性产品技术创新图谱,抓好项目布局和推进实施。支持领军企业牵头建设高水平创新联合体,运用“揭榜挂帅”等科研项目组织方式,一体推进关键技术攻关、迭代应用、生态培育。围绕能源化工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中试研发平台,加快促进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数据局)
七、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将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完善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市发展改革委要充分发挥市级工作专班办公室作用,加强协同配合,凝聚形成市县两级工作合力,定期调度进展,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重大事项及时按程序请示报告。各地要组建工作专班,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措施,抓好贯彻落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班办公室)
(二)建立政策体系。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市级工作专班分工制定总体方案、分行业专项行动方案和保障方案,形成我市“1+N”政策体系,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对照国省政策支持范围和标准,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必要手续,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财政补贴、银行优惠贷款等资金支持。(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专班办公室)
(三)实行清单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紧跟国、省决策部署,坚持标准引领,加强政策梳理、对接和研究,持续开展摸底,更加精准掌握各领域的优势和需求,动态完善设备更新和回收循环利用项目储备库,形成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清单,促进供需两端同步发力。(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体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城管执法局、市税务局、市供销合作社、人行达州市分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举措清单
附件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重点举措清单
重点任务 | 重点举措 | 牵头责任单位 | |
一、突出重点领域,实施设备更新行动 |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 建立设备更新和回收循环利用重点项目库 | 市发展改革委 |
制定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方案 | 市经信局 | ||
建立工业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企业情况调查摸底表、设备更新供给清单、技术改造项目和设备更新需求清单、消费品生产供给清单 | 市经信局 | ||
建立设备更新改造服务机制和供需平台 | 市经信局 | ||
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 | 制定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 | |
建立城市级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数据库和项目库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
支持交通运输设施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 | 制定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 |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 | |
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 | 市交通运输局 | ||
制定农业农村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 | 市农业农村局 | ||
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设施水平 | 制定教育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 | 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 | |
制定文化旅游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 | 市文体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 | ||
制定医疗卫生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 | 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中医药局 | ||
制定试听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行动方案 | 市文体旅游局 | ||
二、聚焦主要产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 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 | 制定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 市商务局 |
开展汽车以旧换新 | 联动汽车生产企业、新车二手车销售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销行动 | 市商务局 | |
通过简化流程、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提高老旧车报废注销业务便利化水平 | 市公安局 | ||
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 | 统筹用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资金,改造提升家电销售、服务网点 | 市商务局 | |
支持家电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开设线上线下家电以旧换新专区 | 市商务局 | ||
加快培育家电售后服务领跑企业,提升家电售后服务水平,完善家电售后服务标准体系 | 市商务局、市供销合作社、市国资委 | ||
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加大对农村地区绿色智能家电产品供应 | 市商务局 | ||
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 | 持续实施家装消费品换新促销活动 | 市商务局 | |
三、抓住关键环节,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 | 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 | 加快“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 | 市商务局、市供销合作社、市国资委 |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 | 市商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供销合作社 | ||
支持布局建设综合型、专业型绿色分拣中心 | 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供销合作社 | ||
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 | 持续推进二手车登记服务站建设 | 市公安局 | |
科学布局和引导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 | 市商务局 | ||
三、抓住关键环节,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 | 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 | 制定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方案 | 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供销合作社 |
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专项行动方案 | 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供销合作社 | ||
支持现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绿色化、机械化、智能化提质改造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 | ||
四、加强标准引领,实施标准提升行动 | 积极参与标准制定 | 参与相关国家标准制订、修订工作 | 市市场监管局 |
加快配套完善地方标准 | 制定达州市以标准提升牵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工作方案 | 市市场监管局 | |
强力推进标准落地落实 | 强化各类标准的宣讲推介 | 市市场监管局 | |
五、强化政策保障 |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专项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支持 |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 推广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做法 | 市税务局 | |
强化金融服务支撑 | 用好再贷款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 | 人行 达州市分行 | |
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对接碳金融、环保金融等项目库,加强对绿色智能家电生产、服务和消费的金融支持 | 人行 达州市分行 | ||
提升要素保障水平 | 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资源回收利用设施用能和用地保障 |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 |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 围绕能源化工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中试研发平台,加快促进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 市科技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