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主管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出版 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室
地 址 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电 话 0818-3091434
邮 编 635000

达 州 市 人 民 政 府 关于印发《达州市2005年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的通知

达市府发〔2005〕1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为切实加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将《达州市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你们,请严格按照《达州市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编制辖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要加强对辖区内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对发现的灾害隐患点进行登记、建卡,落实专业观测,作好预报预警,制定切实可行的避灾措施;要严格建立和完善汛期值班、险情巡视和灾情速报等防灾制度,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增强灾情发生后的应急反应能力;要面向全社会经常性开展地质灾害预防知识的普及教育及地质灾害防治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能力。

 

 

 

 

 

 

○○五年四月十一日

 

 

 

 

 

 

 

 

 

 

 

达州市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加强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市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形成特点,主要诱发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加强对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的预测预报,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防治方案。

一、2004年地质灾害概况

2004年,是我市历史上发生地质灾害最重的一年,全市发生地质灾害565起,其中滑坡430起、崩塌95起、泥石流21起、地裂10起、地面塌陷9起,死亡37人、重伤27人、轻伤55人、失踪2人。跨塌房屋13336间,损毁田地197600亩,造成无家可归39058人,直接受灾1382764059人,经济损失39565万元,成功撤离51671人。

二、2004年防治方案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04年汛期来临前,各县、市、区基本上都按时下发了本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本辖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巡查、督促、检查。

全市建立了861个群测群防点,落实监测责任人232人,监测员1056人,形成了市、县、乡、村、社“五级”联动监测网络,监测预警网络基本覆盖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63日,我市普降暴雨,渠县三汇劳动街出现滑坡险情,由于报警及时,处置得当,受威胁的15名群众安全转移。95日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特大型滑坡,监测员发现险情报告及时,乡政府转移群众组织周密,在滑坡发生前成功将分布在1.2平方公里的1255人转移,无一人伤亡,创下地质防灾史上的奇迹。

但是,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机构不健全、安全职责不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些县、市防灾资金没有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没有落实到位。

三、2005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地质灾害的发生,多与气候和人类工程活动有关。据气象部门2005年气象资料分析,今年降雨量少于去年。但去年的大暴雨对全市的地质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加重了滑坡的复活和危岩的不稳定性,城市建筑工程和公路建设形成的高陡边坡,矿山堆积的废矸废渣,大面积的采空区等都有可能在汛期发生地质灾害,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的高度重视。

(一)地质灾害发生的区域预测

我市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区域为:沿山、浅丘的万源市、宣汉县、大竹、渠县、达县、开江、通川区部分区域。

(二)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交通干线预测

1、铁路:襄渝线渠县、宣汉、万源段,主要隐患是滑坡、泥石流、崩塌。

2、公路:318国道、210国道、部分省、县道因修路削坡造成不稳定边坡较多,局部地段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

(三)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矿山预测

煤矿和部分非煤矿山企业因采矿废碴堆积量大,遇大雨易形成泥石流及滑坡,采空区容易引起地面塌陷,地表水疏干等地质灾害。

(四)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旅游区域预测

我市的旅游景点多在山区,滑坡、崩塌灾害发生较频繁。金山寺、百里峡、真佛山、八台山等旅游景点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五)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测

根据各县、市、区调查,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将多于去年,市地环站监测的监测点也会超过去年。

五、地质灾害防治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责任制

防治地质灾害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认识地质灾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防治地质灾害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地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市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达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责任人,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特别是对地质灾害危险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指导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并在人员、资金、设备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防灾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认真贯彻和执行有关政策、法规

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及《建设用地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等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地质灾害预防措施,确定地质灾害危险点的范围。位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内或地质灾害危险点附近的单位和群众,要建立地质灾害日常观测制度,制定好防治方案,并将主要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治方案填表上报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源局将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到现场给予监督检查和防治指导。

(三)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制定地质防治方案是《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各地应按照《达州市200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求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编制好本辖区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组织国土、水利、交通、旅游、防汛等有关部门对辖区重点地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对地质灾害危险点要进行登记、建卡,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地段及已有险情征兆的地质灾害危险点,必须编制防治预案,落实专人观测,作好预警预报,切实盯严盯死,制定切实可行的避让措施,对疏散路线、时间、疏散地、人员安置、预警方式进行周密设计,确保灾情发生时不死人,把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监测体系

各县、市、区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基本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地质灾害识别、监测、预防、预报知识和避让措施,普及群众性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增强防御地质灾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按照“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要求,建立好监测体系,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到乡、村、社、户,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责任有人担。

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机制,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经费,完善汛期值班制度,完善地质灾害速报、月报制度,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和预报反馈信息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确保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好的成绩,让百姓更加满意。

 

附:1、达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2004年列入达州市市级地质灾害监测点统计表

 

 

○○五年四月十一日

 

附件1

 

达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长:  建   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谯学伟   市政府副秘书长

  海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员:  勇   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

杨兴凡   市建设局副局长

陈光福   市民政局副局长

曾继开   市交通局副局长

朱丰年   市卫生局局长

吴蜀骏   市公安局副局长

  林   市经贸委副主任

刘家武   市安监局副局长

吴胜全   市财政局副局长

  荣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国土资源局,由桂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冯安、李光明、肖进组成。


附件2

2004年列入达州市市级地质灾害监测点统计表

 

县(市、区)

    

类型

规模

 害 对 象

 灾 责 任 人

责任人

   

  

通川区

朝阳办事处吴家岩

滑坡

中型

42户、100多人

阎家云

朝阳办事处

13079009856

大竹县

清河镇沙坝村

滑坡

大型

农田、公路、农房

沈茂德

镇政府

6352004

 

南外立石子路

滑坡

中型

210国道、州河

李其颖

达县国土资源局

2650188

开江县

梅家乡

滑坡

小型

79户、305

张明硕

乡政府

8201172

 

沙滩镇丘家梁

滑坡

小型

30户村民、万福钢铁厂

陈天波

镇政府

8930360

城关仙龙潭村杨家梁

滑坡

小型

县城南部数千居民

刘仕勇

镇政府

861859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