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主管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编辑出版 达州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室
地 址 达州市通川区永兴路2号
电 话 0818-3091434
邮 编 635000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信息高地的实施意见

达市府办〔2012〕7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相关部门:

为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宽带中国战略的重要机遇,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推进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西部信息网络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川办发〔2012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信息高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指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三网融合为契机,围绕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无线城市建设,打造川渝鄂陕结合部信息高地。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合力推进。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广泛聚合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广电网络运营企业、计算机系统集成商和信息服务商多方力量,增强川渝鄂陕结合部信息高地建设的合力。

2.基础先行、创新引领。加快推进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光纤入户工程和通信、广电设施共建共享,为川渝鄂陕结合部信息高地建设提供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保障;推动应用规范和制度、技术、应用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发展。

3.开放合作、注重实效。加强政府各部门、研究院校以及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合作,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和服务的广泛应用,探索推进三网融合,探索广电、通信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促进全市信息产业发展。

4.重点突破、示范应用。围绕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找准突破口,先行先试,以试点示范带动川渝鄂陕结合部信息高地建设。

(三)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末,实现城市光网全覆盖,平均入户接入带宽达30M以上,其中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全光网络建设普遍达到100M以上,乡镇普遍达到20M以上;3G网络全覆盖,建成有线无线一体化的高速宽带网,提供随时随地高速上网宽带服务;云计算服务外包和物联网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化建设初见成效,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初具规模;智慧城市无线城市重要应用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应用水平领先、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智慧型城市群。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快光网达州建设。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升级,建设超高速宽带接入网络,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全面提升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建设全光网络,建成更畅通的信息高速通路,实现随时随地,尽享高速上网。加大铜缆改光纤力度,快速扩展光纤网络覆盖面,加快有线电视网数字化双向改造,提升宽带网络品质。到十二五末,全光网络的信息高速公路达到100M到户,1000M进楼,500G1000M)出口能力。20122015年,光纤入户工程完成投资10亿元,光纤用户达到91万户。

2012年新增FTTH(光纤到户)15万户、FTTB/N(光纤到楼/小区)8万户;

2013年新增FTTH 18万户、FTTB/N 5万户;

2014年新增FTTH 20万户、FTTB/N 4万户;

2015年新增FTTH 19万户、FTTB/N 2万户。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

(二)建设泛在的无线网络。加快无线网络建设,提高无线网络广度、厚度和容量,满足通信泛在化需求。加强重点区域3G/LTE(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长期演进)网络深度覆盖,针对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及重点旅游区打造3G/LTE精品区,20122015年新建基站2735个,无线网络热点1500个。重点完善主要商业区、交通干线、高校、机场、酒店、商务写字楼宇、住宅小区无线网络热点覆盖,满足智慧物联需求。

2012年新建基站740个、无线网络热点302个;

2013年新建基站725个、无线网络热点343个;

2014年新建基站615个、无线网络热点417个;

2015年新建基站655个、无线网络热点438个。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推进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加快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和村通工程建设,提升网络覆盖率,推进三农信息化应用,以应用促普及。十二五末,实现全市乡镇以上(含新农村综合体)光网全覆盖、3G/LTE网络无处不在80%的行政村通宽带,网络覆盖率、宽带普及率居全省前列。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建设高速传输网络。满足全光网络、泛在无线网络传输需求,加快高速传输网络建设,全市波分环网下沉到乡镇,十二五投资12亿元,到2015年实现互联网出口达到500G,电话骨干全部实现软交换,电话出口带宽达到50G

2012年建设10GPTN环路4个,改造接入层环路67个,新建光缆10023皮长公里,新建管道380孔公里,互联网出口达到250G

2013年建设10GPTN环路6个,改造接入层环路41个,新建光缆10606皮长公里,新建管道665孔公里,互联网出口达到300G

2014年建设10GPTN环路7个,改造接入层环路38个,新建光缆10031皮长公里,新建管道608孔公里,互联网出口达到360G

2015年建设10GPTN环路7个,改造接入层环路43个,新建光缆8609皮长公里,新建管道620孔公里,互联网出口达到500G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加快实施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化建设,实现城市双向数字全覆盖,保障信息安全播出,提升播出品质。加快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打造全光网络传输的广播电视传输平台,提升综合信息服务能力。20122015年投资10亿元,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75万户,NGB用户达到50万户。建成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户接入带宽广播业务超过4000M、交互业务超过100M,乡镇IP数据传输带宽达到10G;新建光缆13000皮长公里,新建管道杆路1500公里,上联省干带宽达400G。积极探索三网融合,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县级以上城市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双向全覆盖,有线宽带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泛在化无线网紧密互联。

2012年新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8万户,新增NGB用户10万户。同时建成市县160GOTN城域环网2个。

2013年新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5万户,新增NGB用户15万户。

2014年新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7万户,新增NGB用户15万户,同时扩容市县OTN城域环网,带宽达到800G

2015年新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万户,新增NGB用户10万户。

(责任单位:市文广影视局、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推进智慧城市和无线城市示范应用

有效整合信息化系统,智能响应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运作等各种需求,构建城市发展的智能环境和面向未来的全新城市形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社会管理智能水平,大力实施智慧城市无线城市工程。

(一)智慧政务工程。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1.电子政务: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不断丰富政府门户网站内容。整合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的各类信息资源,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和认证;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建立面向三网融合,多任务、多终端的政府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时发布公共信息和应急信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信息需要和知情权。(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信息高地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平安达州:按照全方位、全覆盖、实时化要求,加快推进高清社会公共治安监控系统、高清卡口系统、突发安全事件预警和应急指挥系统等智慧安保系统建设,打造全市常住人口核查服务平台、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和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等基础应用平台,推进职能部门信息共享,建设全覆盖重要位置的立体数字监控系统。(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智慧监管执法:建立重点行业场所物品管理全程监控、调度和流转信息化系统。加快推进公安、司法、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工商、税务、文化、质监、城管等执法部门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源整合,加快推进移动执法系统建设。(责任单位:信息高地建设联席会议各相关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智慧产业工程。围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创新、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及经济实体,延伸和完善产业链,重点扶持一批为智慧产业工程提供装备的骨干企业和关联产品。

1.电子商务:建设重点产业园区、重点行业、重点商贸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完善承接新兴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软环境,孵化电子商务产业链,实现电子商务规模发展。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监管体系,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着力打造10个大型商贸集团和大型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搭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智慧传媒: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传媒内容、手段和方式,大力发展数字动漫、数字娱乐、数字出版、数字传媒等新兴业态,抓住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对新一代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等载体和网络文化制作传播相结合的基础研究和探索实践,扶持骨干文化产业企业做大做强。(责任单位:市文广影视局、市经信委、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智慧旅游: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旅游业管理和市场规范,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构建协同高效办公、行业数据自动采集、行业职能有效支撑、行业应用集中统一的旅游行业服务平台和更新及时、方便实用、智能化、个性化的公众旅游信息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市经信委、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智慧金融:全面推广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上结算等新型金融业务系统和金融信息服务系统。完善金融监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和金融业内部管理效率。大力发展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电话金融业务和电子支付业务,提高网上应用比重,完善高效便捷的用卡环境。(责任单位: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达州银监分局、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智慧电力:应用先进的传感遥测技术、通信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促进各类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推动各种光纤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智能用电双向互动服务平台,推进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配电自动化等应用,实现电网运行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责任单位:市经信委、达州电业局、市电力集团公司、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

(三)智慧民生工程。以信息惠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让百姓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1.智慧医疗: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完善覆盖全市卫生系统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立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卫生信息网络体系,打造高性能的、医患共享的卫生综合信息平台。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为切入点,推进数字医院建设,推广远程诊断等新型信息化应用。促进新农合网向村级延伸,方便村医为村民远程医疗、建立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提升全市卫生系统的信息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经信委、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人民政府)

2.智慧交通: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和智能化,基本建成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运行监测网络。整合公路、水路运输、城市客运等数据资源,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拓展移动监控、GPRS+GIS、语音报站、应急远程管理等服务功能,打造智慧公交系统。(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智慧教育:整合教育信息资源,构建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促进城市和农村共享高质量的教学信息资源,加快建设市到县的教育城域网和教育信息综合平台,构建便捷的信息化教育体系。(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经信委、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智慧社区:结合达州光网和无线网络建设,夯实基础网络。创建社区信息服务站,实现社区门户网站、社区办公信息自动化、社区电子商务、电子阅览、网上学习、社区信息发布等信息化应用。(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经信委、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智慧家庭:以信息化手段构建家庭数码门户平台、数字娱乐平台、数字安防平台和WEB/EPG/WAP(无线联网/网络电视/无线上网)家庭门户。实现家庭监控、网络互动电视功能普及。通过电脑、电视、手机上网以及网络信息平台加网上银联卡加手机动态密码认证,实现水、电、气、通信费用交付、查询。(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智慧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和村通工程。优化和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促进农村进步、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加快乡村光网建设,推进电子村务工程,实现村务信息公开透明。继续推进关爱留守工程。推进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实现特色农产品在网上供销一体化。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着力打造田园信息网示范乡村10个、新农村综合体信息化应用示范点10个。(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经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市广电网络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信息高地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分工,多方联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市级主管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研究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明确目标和进度要求,落实保障措施,抓好示范项目建设。

(二)加强政策扶持。在市政规划、征地、引电、管道建设、基站选址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建设项目审批中明确预留通信建设配套资源,协调解决基础通信网络建设方面遇到的问题。在小区房屋、楼道、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楼屋顶等公共区域安装通信设备,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得巧立名目收取费用。

要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相关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高清互动电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电网智能化等)的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以及推广应用给予财政补贴。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提供政府公开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及相关接口,支持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搭建各种应用平台,拓展业务应用,丰富应用平台资源。

(三)加强项目工作。依托和利用中国西部信息中心的强大信息化服务能力,增强全方位信息服务支撑能力,打造秦巴地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基地,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外包、综合信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等专业化信息服务,大力发展数据存储、灾备、安全、服务外包、信息搜索、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一系列海量信息服务,力争到2015年建成秦巴地区云计算服务中心,并依托云计算基础设施实施智慧应用项目,面向不同的社会需求推出一体化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积极探索新型服务模式,降低社会信息化成本,形成辐射秦巴地区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同时,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物联网机遇,围绕RFID(射频识别)、传感器、中间件核心软件等技术以及行业应用,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推动我市物联网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力争到2015年引进或培育1-2家物联网产业方面的龙头企业,并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园,把达州打造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

(四)加强合作交流和人才培训。加强各部门、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校间的沟通、交流、合作,举办技术与应用产品推介会,促进更宽领域、更广范围的合作与交流。大力培养、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高校、先进企业间的合作,建设信息高地人才培训基地。完善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智慧应用系统开发和智慧产业基地建设的有效模式,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成功商业模式推广应用,提高信息高地建设效益。

 

附件:达州市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信息高地联席会议成员单    位名单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86


附件

达州市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信息高地

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名单

 

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委、市商务局、市文广影视局、市卫生局、市国资委、市地税局、市工商局、达州质监局、市旅游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国税局、市邮政局、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达州银监分局、市电力集团公司、达州电业局、中国电信达州分公司、中国移动达州分公司、中国联通达州分公司、四川广电网络达州分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