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部署,明确措施,分工负责,抓好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同步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丽达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4月13日
《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重点目标任务责任分工
主要目标任务 | 主要内容 | 牵头领导 | 责任部门 | ||
2017年经 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 1 |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 | 按领导分工负责 | 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局 | |
2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 胡 杰 | 市发展改革委 | ||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 陈文胜 | 市商务局 | ||
4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 | 李天满 | 市财政局 | ||
5 |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9.5%。 | 李天满 王全兴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委 | ||
6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 胡 杰 | 市发展改革委 | ||
7 |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 李天满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
8 |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 | 胡 杰 陈文胜 | 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 | ||
系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 聚焦产业集群培育 | 9 | 认真落实工业转型升级意见,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以上。 | 何 政 | 市经信委 |
10 | 加快促进中石油铁山坡、麻柳天然气新井勘探开发,抓好精细化工产业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项目建设,培育能源化工“千亿产业集群”。 | 胡 杰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 | ||
11 | 加快发展微玻纤、玄武岩纤维“两大纤维”及其制品,抓好安凯清洁能源汽车、悦安华川特种车“两车”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汽车零配件、健康家电、五金工模具、节能环保装备、智能仪表等产业,培育新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两个“百亿产业集群”。积极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培育一批 “超十亿产业集群”。 | 何 政 | 市经信委 | ||
系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 聚焦产业集群培育 | 12 | 实施重点项目落地计划,力争工业招商落地项目100个、到位资金380亿元,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00个、完成工业投资420亿元,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0个、完成技改投资295亿元。 | 何 政 | 市经信委、市投资促进局 |
13 | 启动建设建筑产业园,新增建筑资质企业20户,确保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 | 陈文胜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
聚焦企业和产品培育 | 14 | 实施“五十百千”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推动达钢转型发展和普光净化厂满负荷生产,确保2个百亿企业不掉队;加快磷酸盐产业园建设,力促瓮福化工向五十亿级企业迈进;加强西部鞋服、川投燃机发电、正源微玻纤、川环科技、新达泵阀、金恒机械等企业培育,新增超十亿元企业2户;做大做强鹏翔电子、立川食品、琦云药业、达欧机械等企业,新增超亿元企业20户;加快推进 “成长型”“小升规”企业发展,新培育超千万元企业250户,新增升规入统企业50户。 | 何 政 | 市经信委 | |
15 | 整合优化工业存量,加快冶金、建材、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支持企业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对外合作等方式激发活力,推动结构、质量和效益大提升,新培育示范企业20户,开发新产品20个以上。 | 市经信委 | |||
聚焦产业园区建设 | 16 | 加强“1+7”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园区互动发展,提升投资吸引力、项目承载力和产业竞争力。 | 市经信委 | ||
17 | 加快园区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降低园区要素成本。 | 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 | |||
18 | 引导优势企业向园区集聚,抓好已建“标准厂房”的招商入驻,提升产业关联度和集聚度。加强对园区“围而不建、建而不产、建成而又停产多年”的项目和企业清理,倒逼项目落实落地和企业转型升级。 | 市经信委 | |||
19 | 着手推进“市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达川商贸物流园区-达州经开区-达川工业园区-达州空港新区-大竹工业园区”产业带建设。 | 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物流办 | |||
20 | 大力支持园区创建国家和省级经开区、高新区。 | 市经信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 | |||
全面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 | 加快重点领域发展 | 21 | 继续在强基础、扩规模、上档次、提质量、创品牌、优环境上狠下功夫,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抓好电商集聚区和示范县(区)建设,做实做大做强电商企业,重点解决“买多卖少”“异地企业注册”问题,力争交易额增长45%。 | 陈文胜 | 市商务局 |
22 |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抓好秦巴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物流联盟“三个龙头”,带动“九大体系”建设,打造秦巴地区“无水港”。 | 市物流办、市国资经营公司 | |||
23 | 创新发展现代商贸业,抓好通川复兴、达川杨柳等商贸集聚区和仁和春天、升华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千方百计将消费留在达州。 | 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
24 | 着力发展旅游业,开展“三年攻坚行动”,办好市第六届旅游发展大会,抓好八台山-巴山大峡谷、铁山-莲花湖-凤凰山-双鱼湖等片区综合开发,新增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2个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实现旅游总收入170亿元。 | 李天满 | 市旅游局 | ||
25 | 突出发展现代金融业,全面落实促进金融业发展“十条”意见,抓好马踏洞金融集聚区建设,推动市商业银行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新增社会融资250亿元,确保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 | 李天满 杨勇革 | 市政府金融办、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达州发展公司 | ||
26 | 支持邮政和快递业发展,加快川东北快递分拨处理中心建设。 | 陈文胜 | 市交通运输局 | ||
27 | 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引导,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
着力提升品牌质量 | 28 | 抢抓全省实施服务业“三百工程”的契机,加强对企业创牌引导和培训,支持一批优势企业创著名商标、创星级酒店、创4A和5A级景区等品牌,鼓励其制定行业和产业标准,在做响品牌、输出服务中占据主动。 | 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质监局 | ||
29 | 继续抓好大市场、大卖场的改造提升,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加强现代化和网络化管理。积极适应消费升级,加强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服务业新业态,着力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 | 市商务局 | |||
全面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 | 扎实做好基础工作 | 30 | 加大服务业投入力度,抓好“十亿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服务业完成投资1100亿元。加强重点企业培育和引进,新增“小升规”企业100户、限上企业30户。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土地使用、信贷融资、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扶持力度。完善政府、企业、媒体联动的整体宣传推广机制,扩大服务业在区域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 陈文胜 | 市商务局 |
31 | 建立服务业发展统筹推进机制,继续抓好漏项短项缺项问题的解决,强力推进外地在达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型连锁企业分支机构在达登记注册独立法人,防止产值漏统、税收流失。 | 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统计局、市工商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 | |||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 夯实农业基础 | 32 |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3.5%以上。 | 王全兴 | 市农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 |
33 | 坚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生产,完成土地整治20.6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4万亩,新增耕地指标1.8万亩。 | 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 | |||
34 | 按照“四区合一”模式,继续抓好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 | 市水务局 | |||
35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市农业局、市供销社 | |||
36 |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土溪口、白岩滩、石峡子等在建大中型水库建设,加快实施宝石桥水库等中型灌区渠系配套与节水改造,建成万源寨子河水库,积极做好固军、李家梁、斑竹沟等水库前期工作。 | 市水务局 | |||
调优农业结构 | 37 | 优化产品结构,围绕“米袋子”“菜篮子”农产品安全供给,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突出发展“3+6”优势特色农业,新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5万亩。 | 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 | ||
38 |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诚信及“红黑名单”制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县创建。 | 市农业局 | |||
39 | 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发展现代种养业,带动特色优势产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支持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 市农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市旅游局 | |||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 发展加工贸易 | 40 |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精深加工贸易“双培育工程”,推动农业种养加销组织化、信息化、品牌化。抓好知名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招商,加强在谈企业的跟踪落实,争取2-3家落地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和贸易实现突破性发展。 | 王全兴 | 市农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市供销社、市经信委 |
41 | 加强对本地名优品牌企业的培育和整合,强化加工和贸易企业与基地合作,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特色品牌,创建省级以上“三品一标”名优品牌15个。 | 市质监局、市农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 | |||
深化农村改革 | 42 |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建立农用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和监管运行中心。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探索融合模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多渠道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 市农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市水务局、市国土资源局 | ||
43 |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积极推广农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做好第三次农业普查。 | 市农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市供销社、市统计局 | |||
44 | 扩大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试点。 | 市农委、市科技知识产权局 | |||
统筹推进城乡基础建设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45 | 突出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达州新机场、营达和巴万高速、达宣和达开快速通道、通川环城产业大道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市绕城高速西段、万源至八台和达渠快速通道、国道210市过境段三期等项目,启动成南达万高铁、巴达和达万铁路扩能改造、达州高铁站、八台山至巴山大峡谷和大竹至百节快速通道、渠江航道升级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争取西渝高铁过境达州。 | 胡 杰 陈文胜 | 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 |
46 | 抓好能源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北外环至经开区输气管线,积极推进宣汉至万源输气管线建设,建成宣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 胡 杰 | 市发展改革委 | ||
47 | 加快信息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市云计算中心建设,完成“宽带乡村”工程建设。 | 何 政 | 市经信委 | ||
统筹推进城乡基础建设 | 抓好中心城区建设 | 48 | 围绕构建“双百”区域中心大城市,抓好北城滨江、马踏洞、莲花湖、三里坪、长田坝等新区开发,加快建设环城路二期、金南大道、河市大道、南北三号干道南延线,开工建设机场大道、国道210线过境段工程和柳家坝、徐家坝、野茅溪、中坝大桥,确保金南大桥、凤凰山隧道建成投用。 | 陈文胜 | 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 |
49 | 纵深推进缓堵保畅和“五治”“三化”工程。推进铁路沿线和主城区进出口通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 按领导分工负责 | 市缓堵保畅办、市公安局、市城乡环境治理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
50 | 优化完善公交线路、站点和运力结构,新建停车泊位1万个。 | 陈文胜 | 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局 | ||
51 | 抓好塔沱、火车站、南坝、川鼓等片区棚改,开工建设快速通道改造、大寨子公园二期、莲花湖湿地生态修复、达川文化体育公园等工程,打造大北街片区商业示范街。 | 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 | |||
52 | 建成市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 | 杨勇革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
统筹城镇新村建设 | 53 | 重点抓好县城新区开发和产业新城建设,加快推进Ⅰ型、Ⅱ型小城市建设,积极开展大竹宜居县城、海绵城市试点。深入实施“百镇建设试点行动”,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旅游名镇,提升集聚吸纳能力,确保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 | 陈文胜 | 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
54 | 大力实施新村建设“1+5”工程和村落改造“5+1”工程,建设幸福美丽新村350个,力争2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省级“四好村”、3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市级“四好村”。 | 王全兴 | 市农委、市文明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
聚力推进脱贫攻坚 | 着力改善基础条件 | 55 | 坚决确保实现通川区摘帽、308个贫困村退出、15.2万人脱贫。 | 市脱贫攻坚办、市扶贫移民局 | |
56 | 严格执行建房标准和补助政策,突出抓好3.773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1.3万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 | 胡 杰 陈文胜 | 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 建设局 | ||
57 | 强化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涉农资金整合,用好“三大”扶贫基金,加快培育主导产业。 | 李天满 | 市财政局 | ||
聚力推进脱贫攻坚 | 突出抓好产业扶贫 | 58 | 加快推进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农网改造、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308个贫困村通村公路实现硬化、网络实现全覆盖和15.2万脱贫群众安全饮水、用电等问题得到解决。 | 按领导分工负责 | 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 |
59 | 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加强技能培训和自力更生引导,确保符合条件的计划脱贫户发展1个增收产业或1人实现就业。狠抓旅游扶贫,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 李天满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旅游局 | ||
60 | 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走出大山。 | 陈文胜 | 市商务局 | ||
61 | 加强金融扶贫,发挥扶贫再贷款和小额信贷对产业扶贫的支撑作用。 | 李天满 杨勇革 | 人行达州中心支行、市政府金融办 | ||
加强重点人群保障 | 62 | 全面落实农村低保标准线和国家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确保低保兜底对象不愁吃、不愁穿。 | 王全兴 | 市扶贫移民局、市民政局 | |
63 | 加大教育帮扶力度,为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15年免费教育。 | 胡 杰 | 市教育局 | ||
64 | 深入推进“健康扶贫行动”,认真落实“十免四补助”“八个百分之百”卫生扶贫政策,加快推动贫困地区医院软硬件达标。 | 市卫生计生委 | |||
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 65 | 严格执行八条超常措施,完善“5+1”帮扶机制,加强专项督促检查,强化县市区主体责任,确保脱贫攻坚组织领导、任务责任等落实到位。持续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 | 王全兴 | 市脱贫攻坚办、市扶贫移民局 | |
66 | 加强扶贫信息系统建设,适时监测脱贫对象、扶贫项目。完善深化第三方评估,确保真扶贫、真脱贫。 | 市脱贫攻坚办、市扶贫移民局 | |||
推进改革创新开放合作 | 深化各项重点改革 | 67 | 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保优汰劣,继续推进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去产能;着力打通商品房与征拆安置、棚改安置的通道,力争将商品房住宅库存控制在320万平方米以内;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 | 胡 杰 何 政 陈文胜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安全监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府金融办 |
统筹推进改革创新开放合作 | 深化各项重点改革 | 68 | 抓好“4+2”重点改革,推动市区责权、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城市公交等按照新的体制机制运行,持续优化行政效能、目标绩效考核。 | 李天满 陈文胜 杜海洋 | 市政府办公室、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 |
69 |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市属10类26户国企基础改革工作。 | 何 政 | 市国资委 | ||
70 | 大力支持大竹、渠县撤县设市和符合条件的乡撤乡设镇。 | 王全兴 | 市民政局 | ||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 | 71 | 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十个一批”举措,大力实施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力争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40亿元以上,确保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 | 何 政 | 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经信委、市农业局、市商务局 | |
72 | 全面落实鼓励创新创业的各项优惠措施,激发民间投资热情,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至61%以上。 | 胡 杰 | 市工商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
着力扩大开放合作 | 73 | 加强区域合作,抢抓国家实施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机遇,联合周边地区共同争取跨区域重大项目及政策。加强与央企省企合作,推进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在谈项目的落地建设。 | 市发展改革委 | ||
74 | 加强国别交流合作,抓好中捷产业园建设,支持玮鑫首饰与俄罗斯、乌克兰合作。 | 陈文胜 | 市商务局、市外侨办、市经信委 | ||
75 | 加强出口企业及产品培育,抓好经开区、大竹和宣汉园区等出口基地建设。 | 市商务局 | |||
76 | 开展“制造业招商突破年”活动,用好“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渝洽会”等平台,大力实施“达商回引”工程,精心举办全球川商达州行和第二届达商大会,加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力争在能源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六大重点产业和建筑产业招商上取得突破,确保到位资金达到750亿元、制造业招商项目占比达到50%。 | 何 政 | 市投资促进局、市工商联 | ||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深入实施绿化达州行动 | 77 | 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划定和控制生态保护红线。 | 胡 杰 陈文胜 | 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 |
78 | 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保护建设。 | 李天满 王全兴 | 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园林局 | ||
79 | 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抓好“沿路、沿河、沿库”生态廊道建设,加快推进环宝石湖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美化。继续抓好天保二期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完成营造林26万亩,新增森林5000公顷。 | 王全兴 | 市林业园林局 | ||
80 | 推进废弃矿山复耕,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 | 李天满 | 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 | ||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81 | 加大对环保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大环保考核权重,逗硬考核问责。 | 陈文胜 | 市环保局、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 | |
82 | 制定并强力推进解决我市环保最直接最突出问题“三年攻坚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城乡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 | 市环保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
83 |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开展城市扬尘、工业废气、燃煤锅炉等专项整治,确保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75.3%。加强水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州河、巴河、渠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和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确保出境断面水质持续向好。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详查,抓好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防控土壤环境风险。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始终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 市环保局 | |||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 84 |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支持柳池工业园创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 | 何 政 | 市经信委 | |
85 | 抓好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倒逼“两高”行业转型升级。 | 按领导分工负责 | 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经信委 | ||
着力推进民生社会建设 |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 86 | 扎实推进九项民生工程,着力办好全市17件民生大事和中心城区10大民生实事,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比例不低于70%。 | 李天满 | 市财政局 |
87 | 坚持就业优先,妥善安置转业军人和去产能企业职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确保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经信委 | |||
88 | 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加强社保基金征缴和管理。 |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 89 |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达川、大竹通过国家认定。坚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有效整合利用教育资源,做大地方教育总量。推进达一中、达州中学等示范中学改革创新,打造一批秦巴区域名校。 | 胡 杰 | 市教育局 | |
90 | 加快西南职教园区建设,推进城区中职学校搬迁入园,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支持与省内外大学联合创办高职院校。 | 市教育局、市国资经营公司 | |||
91 | 深入实施健康达州行动,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抓好与华西医院合作办医,提升达州医疗水准。 | 市卫生计生委 | |||
92 | 大力发展体育健身运动,着力增强人民体质。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和“1223”巴文化保护工程,支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档案馆、工青妇活动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建设。鼓励文艺创作,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 市文体广新局、市科协、市档案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 | |||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 93 |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务、商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 李天满 胡 杰 | 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市发展改革委 | |
94 | 深化“法治”达州建设,推进依法治市“十大行动”,广泛开展“七五”普法,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司法基层基础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 王景弘 | 市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 | ||
95 | 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 市信访局、市维稳办、市司法局 | |||
着力推进民生社会建设 |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 96 | 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以更为浩大的声势和更加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 胡 杰 |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公安局 |
97 |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防灾减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网络和危机管理,提高舆情引导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 何 政 | 市安全监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政府办公室 | ||
98 | 深化“平安达州”建设,加快城市“天网”工程和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王景弘 | 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维稳办 | ||
加强政府 自身建设 | 99 |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和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 李天满 |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 | |
100 | 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重点在政府运行效率、行权平台规范运行、公共资源交易场外代理、政务服务前置事项上下功夫。 | 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工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政府法制办 | |||
101 | 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网上与实体政务大厅融合发展,逐步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证明和手续。 | 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监察局 | |||
102 | 严格落实工作岗位责任制、督查问责制和第三方绩效评价,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确保政府工作掷地有声、落地生根。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保护干事创业激情。 | 市政府办公室、市监察局 | |||
103 |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把中央和省、市委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各项规定贯彻到政府工作各环节。完善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机制,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扎紧制度笼子。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 市监察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审计局 |